研讨求新 交流促深 ——第五届“档案与民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促进档案界与学术界沟通交流,推动民国史研究创新与发展,2025年8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编辑部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档案与民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杨智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梁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赵清主持开幕式。来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多家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杨智友副馆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二史馆近年来开展的学术活动,回顾了二史馆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的合作渊源,对学院师生为举办本次会议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未来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梁晨院长对二史馆与《民国档案》编辑部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认为《民国档案》见证了民国史研究从起步到发展、从探索到繁荣的全过程,此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双方合作的延续和深化,更是推动“档史结合”迈向新高度的具体实践。
会议自4月中旬发布征稿通知以来,共收到论文248篇,经严格评审,34篇论文入选,其中与抗战相关的占半数以上。二史馆2025年度学术研讨会征文《陆海竞速:淞沪会战双方军事运输能力对比探析》《抗战时期疫情报告制度与地方实践——以浙江为中心》入选并参会交流。大会由池子华教授、赵晓红副教授作主旨报告,其后共进行8场分组讨论,议题涵盖中共党史、抗战史、政治制度史、社会经济史、文化教育史等多个领域。分组讨论由报告人发言、报告人互评、自由发言、总评人点评、报告人回应等环节组成。总评人从选题价值、结构逻辑、史料运用、学术规范等方面进行细致点评,为论文优化提供了参考。圆桌会议上,付海晏、张仲民、赵妍杰、叶扬兵、李玉、孙扬等学者及《民国档案》副主编蒋梅、李宁依次发言,围绕民国史研究的守正与创新、学科转向与范式转型、档案出版与史料挖掘等议题展开讨论。张生教授与沈岚主编作会议总结。
二史馆历来重视学术研究,本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 “资源立馆、学术强馆”工作方针的贯彻落实,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主要举措之一。二史馆将继续深化与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术合作,提升整体学术水平,助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文/陆泓江)
相关附件:
上一篇:
下一篇:
四秩耕耘千秋重,薪火相传启后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