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有4个儿子,张锡祜为最小。1934年,中国空军刚刚建立,航空学校设在杭州笕桥,面向全国招生。张伯苓深知空军对国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报考,并带头送自己的四子张锡祜应试,结果录取。锡祜毕业时,适逢张伯苓与夫人结婚四十周年纪念,锡祜回家省亲。伯苓特为儿子讲了岳母刺字的故事,勉励他国难当头,当以国家为重,必要时“尽忠报国”。
航空学校举行毕业典礼时,张伯苓代表家长致辞:当年岳飞之母鼓励岳飞尽忠报国;今天外患更甚,吾辈家长,应效法岳母教育子女!毕业同学应学习岳飞,为捍卫国家,立志抵御外寇。
果然,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锡祜义愤填膺,毅然架机炸毁日本战船“出云舰”,不幸在空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张伯苓以自己儿子的鲜血和生命,表明了自己抗日的决心。
当张伯苓接到四子牺牲的电报后,从容镇静地告诉三儿子锡祚说:老四殉国了,遗憾的是他还没有给国家立功。“今日之事意在其中,求仁得仁,复何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