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炭不容,安敢协作”——江西“剿共”时期遂川县的区联自治与官绅矛盾

          

  1933-1934年间,国民党“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政策在江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局,但以萧家璧为首的地方士绅凭借着传统绅权和武力后盾实现了对社会的严密控制。在县府无视客籍区域“匪惠”的情形下,客绅另立区联财政局,走向联区自治。县长潘毅然力求以财委会和“剿匪”司法权来约束客籍士绅,却遭到萧家璧等人的强烈抵制。潘毅然希望以中央军和“土豪劣绅”的罪名逼萧就范,不料萧却借粤军入客之机迫使潘毅然的计谋归于失败。以熊式辉为首的江西省政府最终不得不撤换潘毅然并任命萧家璧为第四区区长,从而结束了这场官绅冲突。遂川的官绅矛盾凸显了国民党“剿共”战争下的地方困境,“剿共”军事的转折一定程度上说是国民党与地方士绅分权的结果。

  

  原文出处:《近代史研究》(京),2014.1.107~125

 

上一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主流报刊上的马克思学说之运用

下一篇: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再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营业税征收制度

您是第 位访客